首 页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主要工程业绩   新闻中心   信息平台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Class Project Example
第四届亚洲太平洋地区爆破技术研讨会第八届岩石破碎物理问题国际会议在深圳召开
发布日期:2014-11-21     浏览量:1436

第四届亚洲太平洋地区爆破技术研讨会

第八届岩石破碎物理问题国际会议在深圳召开

     第四届亚洲太平洋地区爆破技术研讨会、第八届岩石破碎物理问题国际会议于2014年11月17日在深圳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工程爆破协会主办,旨在提供一个各国专家交流先进岩土爆破及相关领域理论、技术的平台。在本次大会上,美国、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印度及中国等国专家出席并就爆破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了交流,为国内爆破理论和技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来自俄罗斯科学研究院的维克多洛夫教授在其论文《岩土爆破中细小岩体颗粒形成规律研究》中,对岩土爆破产生的细小岩体颗粒特征和数量进行了统计。论文提出:岩石爆破破碎后的粉末颗粒直径主要在0.3-10μm范围内,而0.3μm以下的极少,大部分集中在1-5μm。该理论有助于研究如何减少爆破粉碎区,提高炸药的能量利用率。

日本国家工业科技研究所加奈西野研究员的《控制爆破中冲击波和破碎效果的关系》一文中,通过对150mm厚钢筋砼墙进行不同深度的爆破实验发现:仅当钻孔深度大于墙厚的3/5且装药量足够大时,墙壁两侧才能同时被击穿,但钻孔一侧的冲击波始终远高于完整的一侧。该实验结果对于钢筋砼结构的拆除爆破钻孔和防护作业具有明显的指导意义。

来自澳大利亚布里斯班的麦克肯森教授在其论文《爆破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控制》中通过调查统计的方式总结了人类对于爆破振动感知敏感值;其中对主振频率的敏感值约为48Hz以下,提出应据此将爆破振动主频控制在48Hz以上。

韩国KIGAM专家瑞长海在爆破振动速度、主频等控制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各种结构高层楼房不同楼层允许的振速和主频,对类似工程爆破振动的控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国内宏大爆破的研究课题《高强度采石场矿石粉块率控制分析》中发现线装药密度和抵抗线的长度对岩石爆破粉块率有重要的影响,而软弱岩体粉块率受这两个参数的影响比硬岩更为明显。另外对于单一炮孔,粉块率受上部线装药密度影响较大,下部较小,并归纳了常见岩石爆破时不同设计参数造成的粉块率比例值。

本次会议中,各国业内专家就爆破安全、精细化施工管理、环境保护等行业热门和前沿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国内爆破技术人员拓宽视野、提高理论水平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平台。

                                                                              王振毅供稿

 

  

返回】【关闭
版权所有 2003-2009  浙江省高能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合众软件有限公司设计制作与技术支持